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纸无驴

三纸无驴

源见“博士买驴”。谓文辞繁冗,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。宋陆游《题斋壁》诗:“草赋万言那直水,属文三纸尚无驴。”此例为谦称。


主谓 文辞烦琐,废话连篇,不得要领。语本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问一言辄酬数百,责其指归,或无要会。邺下谚云:‘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’”△贬义。用于写作技能差,含嘲讽意。→博士买驴 ↔必传之作 不蔓不枝


【典源】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以外率多田野间人,音辞鄙陋,风操蚩拙,相与专固,无所堪能,问一言辄酬数百,责其指归,或无要会。邺下谚云:‘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’使汝以此为师,令人气塞。”

【今译】 北齐颜之推在指斥某些鄙陋的儒士时说,问他们一句话就要解答数百句,然而废话连篇,不得要领。邺下有谚语说:“博士要买驴,契券写了三张纸,却未言及驴字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文字、言语繁冗,而不切要害。

【典形】博士书驴券、驴券、三纸尚无驴、书驴券。

【示例】

〔博士书驴券〕 宋·陆游《读书》:“文辞博士书驴券,职事参军判马曹。”

〔驴券〕 清·黄遵宪《杂感》:“狗曲出何经? 驴券书博士。”

〔三纸尚无驴〕 宋·陆游 《题斋壁》:“草赋万言那直水,属文三纸尚无驴。”

〔书驴券〕 宋·陆游《自治》:“不解书驴券,安能问马曹?”


【词语三纸无驴】  成语:三纸无驴汉语词典:三纸无驴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如翻掌

    同“易如反掌”。元关汉卿《五侯宴》三折:“某领大势雄兵,军行策应,擒拿王彦章易如翻掌。”见“易如反掌”。《醒世恒言》卷20:“倘得侥幸连科及第,那时救父报仇,岂不~!”【词语易如翻掌】  成语:易如翻

  • 云龙风虎

    源见“风从虎,云从龙”。喻君臣相得。宋韩淲《满庭芳.王寺簿生朝》词:“功名事,云龙风虎,行矣佩金章。”见“风虎云龙”。【词语云龙风虎】  成语:云龙风虎汉语大词典:云龙风虎

  • 绝裾辞母

    源见“绝裾而去”。谓义别慈母赴国难。清 沈自晋《梁州序.为袁君重其题霜哺篇》套曲:“漫道绝裾辞母,掷笔封侯,岂是君身事?”

  • 怪石之诳

    参见:田父怖玉

  • 好勇过我

    好勇超过了我。 这原是孔丘批评弟子仲由的话。 后泛指人之好勇。语出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由也,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。’”唐.孟浩然《送告八从军》:“男儿一片气,何必五车书?好勇方过我,多才便超

  • 处囊锥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喻怀才不露。宋楼钥《送从第叔韶尉东阳》诗:“向来湖海豪,四十可收敛。宁为处囊锥,莫作露刃剑。”

  • 坐地日行八万里

    地:指地球。 坐在地球上每天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旅行八万里。语出毛泽东《送瘟神》:“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遥看一千河。”《北京电视台春节节目新》(《光明日报》1993年1月22日):“除夕之夜北京电视台安

  • 迷鹿马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指颠倒是非,混淆视听。明刘基《感兴》诗之七:“秦国有人迷鹿马,周郊无土载虫沙。”

  • 施颦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形容女子病愁之态。宋史达祖《眼儿媚.寄赠》词:“楼高望远,应将秦镜,多照施颦。”宋叶隆礼《兰陵王.和清真》词:“施颦托倾园,《金缕》尊前劝客。”

  • 鱼感姜出

    源见“姜诗跃鲤”。形容孝德感天。唐李商隐《过姚孝子庐偶书》诗:“鱼因感姜出,鹤为吊陶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