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毛不拔

一毛不拔

本为孟子指斥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,后用以形容吝啬自私。孟子说,杨朱采取为我的主张,尽管只须拔去一根毫毛就能使天下得利,他也不干。墨子主张兼爱,哪怕从摩秃头顶到走破脚跟,只要有利于天下,也乐意干。子莫就不同于他们二人而执其中,近乎于正确。但如持折中主张而不知变通,也还是固执。我所以讨厌固执一偏的主张,就因为它损害了仁义之道,顾及一端而不及其余的缘故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尽心》上:“孟子曰:‘杨朱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子莫执中,执中为近之。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。所恶执一者,为其贼道也,举一而废百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燕丹子》中:“(荆轲曰)有鄙志,尝谓心向意,投身不顾;情有异,一毛不拔。”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四十一回:“都象你这样一毛不拔,我们喝西北风?”


主谓 喻人极自私吝啬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24:“叵耐缪千户负欠了我的,反~。”△贬义。常用于形容人的小器。→一钱如命 ↔一掷千金。 也作“不拔一毛”。


【词语一毛不拔】  成语:一毛不拔汉语词典:一毛不拔

猜你喜欢

  • 在色之戒

    源见“仲尼垂三戒”。指色欲的戒忌。《剪灯新话.牡丹灯记》:“伏念某丧室鳏居,倚门独立,犯在色之戒,动多欲之求。”【词语在色之戒】  成语:在色之戒汉语大词典:在色之戒

  • 嗣产

    《左传.襄公三十年》:“我有子弟,子产诲之。我有田畴,子产殖之。子产而死,谁其嗣之?”杜预注:“嗣,续也。”后因以“嗣产”为颂美官吏能继承前贤事业之典。元袁桷《播州宣抚杨资德》诗:“客有依刘感,人传嗣

  • 胸无宿物

    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简文(注:晋简文帝司马昱)目庾赤玉(注:庾统)省率治除,谢仁祖(注:谢尚)云:‘庾赤玉胸中无宿物。’”所谓“胸中无宿物”,本指胸中没有旧物,后比喻胸怀坦荡,没有成见。清.蒲松龄《

  • 鞭荆

    同“鞭尸”。元冯子振《鹦鹉曲》曲:“逃吴辞楚无家住,解宝剑赠津父。十年间隶越鞭荆,怒卷秋江潮雨。”

  • 落帽之辰

    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指重阳节。唐韩鄂《岁华纪丽.重阳》:“授衣之月,落帽之辰。”

  • 生桑之梦

    《三国志.杨洪传》“洪迎门下书佐何祗”裴松之注引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.杂记》:“〔何祗〕尝梦井中生桑,以问占梦赵直,直曰:‘桑非井中之物,会当移植;然桑字四十下八,君寿恐不过此。’祗笑言‘得此足矣’。初

  • 用舍

    同“用行舍藏”。《后汉书.周黄徐姜等传赞》:“用舍之端,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。”【词语用舍】   汉语大词典:用舍

  • 曹刿说

    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:“十年春,齐师伐我。公将战,曹刿请见。其乡人曰:‘肉食者谋之,又何问焉?’刿曰:‘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’乃入见。……战于长勺,公将鼓之。刿曰:‘未可。’齐人三鼓,刿曰:‘可矣。’齐

  • 长沙才子

    源见“长沙谪”。指汉贾谊。唐杜甫《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》:“长沙才子远,钓濑客星悬。”

  • 鲁氏挥戈

    同“鲁阳挥戈”。王季烈《点绛唇.题涧上草堂图》套曲:“可有个鲁氏挥戈神力矫,坠虞渊日光重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