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台二妙

一台二妙

唐房玄龄等撰《晋书卫瓘传》(卷三六):“瓘(guàn)学问深博,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。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”

原指晋时卫瓘和索靖同在尚书台做官,又都善写草书。后以此称同在一处做事又都有突出才能的人。

唐.韦应物《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戏赠》诗:“一台称二妙,归路望行尘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咸宁初,征拜尚书令,加侍中。…… (卫)瓘学问深博,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,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卫瓘官拜尚书令,他学识渊博,才艺出众,与同署的尚书郎索靖都擅长草书,当时人称“一台二妙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泛指书法高手; 也指声名并美的两个人。

【典形】 传二妙、二妙、一台二妙、征二妙、二妙声。

【示例】

〔传二妙〕 清·王士禛《寄怀邓州彭中郎》:“中原传二妙,故国继三甥。”

〔二妙〕 宋·苏轼《游宝云寺》:“二妙凋零笔法空,忽惊云海戏群鸿。”

〔一台二妙〕 清·钱谦益《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》:“帝遣雄班重镐京,一台二妙遂先鸣。”

〔征二妙〕 唐·沈佺期《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》:“复言征二妙,才命重当时。”


【词语一台二妙】  成语:一台二妙汉语词典:一台二妙

猜你喜欢

  • 夜壑

    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比喻事物的变化。宋刘子翚《建康六感.宋》诗:“颓波日奔迫,夜壑迁神器。”【词语夜壑】   汉语大词典:夜壑

  • 坦腹乘龙

    源见“坦腹东床”、“乘龙佳婿”。谓得选为婿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花前遇侠》:“他坦腹乘龙衣金紫,你有铜斗儿家资自己使。”

  • 玉笛山阳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感旧伤逝之情。清袁枚《题沈凡民兰亭卷子》诗之一:“酒杯白社秋来忆,玉笛山阳雨后听。”

  • 真妃餐霞

    南朝梁.陶弘景《真诰》卷二:“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:景应双粲,云会元落(元,同玄)。龙秀五空,採琼阆台。长歌灵幙,焕启玉扉。渺矣遗世,与世长辞。霞轸绛波,电赴紫棲。共携清响之外,同游云秀广巖,岂

  • 北山移文

    南朝 齐 孔德璋(字稚圭)有《北山移文》,叙初与周颙(字彦伦)隐于钟山,后周颙应诏任海盐县令,期满进京,欲过此山。孔德璋写《北山移文》,假山神之口,讽刺周颙违背偕隐之约,热衷仕途利禄,若再到此山,定会

  • 七纵七擒

    《三国志.蜀诸葛亮传》:“亮率众南征,其秋悉平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亮至南中,所在战捷。闻孟获者,为夷、汉所服,募生致之。既得,使观于营陈之间,问曰:‘此军何如?’获对曰:‘向者不知虚实,故败

  • 竞渡

    赛舟的风俗。对它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。《隋书.地理志》:“屈原于五月五日赴汨罗,土人追至洞庭不见,湖大舡小,莫得济者,乃歌曰:‘何由得渡湖?’因尔鼓棹争归,竞会亭上。习以相传,为竞渡之戏。”南朝梁宗懔《

  • 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

    茅草屋顶不加修剪,柞木椽( ㄔㄨㄢˋ chuàn 船)子不加刮削。传说上古尧作天子时的住房就是这样简朴。《韩非子.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。”【词语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】  成语:

  • 分虎竹

    《汉书.孝文帝纪》:“初与郡守为铜虎符、竹使符。”颜师古注:“与郡守为符者,谓各分其半,右留京师,左以与之。”《后汉书.杜诗传》:“旧制发兵,皆用虎符。其余征调,竹使而已。”后遂以“分虎竹”谓官拜郡守

  • 才尽江淹

    源见“江淹才尽”。指文思枯竭之人。清袁枚《谢奇丽川方伯赐裘书》:“窃思枚自辞官养母之后,荷花蕙带,四十余年,当时之袨服宫袍,都变作质钱帖子。虽有一二犬羊之鞟,亦似才尽江淹,一毛难拔。”【词语才尽江淹】